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何书慧来到茶山中学已经有半个月了。
茶山镇倚山临水而建,山峦起伏,水流潺潺。古老的桥梁、塔楼和参天大树点缀其间,与山间溪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漫步于此,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
脚下的青石板路宛如一条条玉带,延伸至远方,镶嵌在广阔的大地之上,遍布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整个镇子的地形犹如一只巨大的碗,商铺和主街道位于碗底,而居民们的住宅区则沿着碗壁蔓延开来。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那一望无垠的梯田,上面整齐地种植着郁郁葱葱的茶树,一片碧绿苍翠,生机勃勃,鼻中充盈着清新的茶香和青草气息。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周边数十里范围内的村庄里的孩子们在完成小学学业后,都会集中到茶山中学继续初中阶段的学习。
学校的建筑风格简约古朴,教室是一排排青砖砌成的大瓦房,高耸的院墙中央设有一道推拉式的铁栅栏门。在见识过深市这样繁华的一线城市,以及那里充满高科技设备的现代化教室之后,再看眼前的一切,真可谓是有着天壤之别。
茶山中学规模较小,每个年级仅设有三个班级,每班大约七十名学生。然而,与庞大的学生人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校面临着严峻的师资短缺问题。包括校长和教导主任在内,全校仅有十五位教师。每位老师肩负着沉重的教学任务,工作压力巨大。
何书慧的加入无疑成为了解决学校困境的及时雨。自从一名资深老教师退休后,校长林致远便不断向上级部门申请调配一名新教师来填补这个空缺。但由于此地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几乎没有教师愿意前来任教。更何况整个县城经济相对滞后,其他乡镇同样面临严重的教师短缺现象。
林致远作为一校之长,拥有丰富的农村学校教学及管理经验。
他总是身着一袭灰色中山装,身材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那被阳光晒得黝黑的面庞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两鬓已然泛起白发,满脸褶皱更是见证了他历经风雨的人生历程。这样的外表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位老领导必定经历过无数艰辛。
林致远没有想不到,竟然会有一位在繁华都市工作的老师甘愿来到他们这所地处偏远山区任教。当得知这位新老师不仅拥有令人艳羡的高学历,更是毕业于国内顶尖重点大学时,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满怀热忱地迎接着她的到来。
然而,学校里的大多数教师对此表现得异常平静。毕竟,像这样前来支教的老师并不少见,但往往待不了多久便会因为追求更好的发展前景而离开此地。
尽管如此,方致远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在他看来,这么优秀的老师无论能在这里停留多长时间,都必定会给自己和全体师生带来全新且独特的视野与启发。
到达茶山中学后的第二日,何书慧迅速熟悉完学校环境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中。她身兼数职,既要负责教授三个班级的语文课,还要兼顾两个班的历史课。每日清晨至夜幕降临,繁重的工作量让她疲倦的没有时间去伤感。
在这所学校里,程天亮、何书慧以及王嫣三位青年教师最为年轻。
程天亮从小就在茶山镇长大,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他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在大城市工作了两年左右,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家距离学校并不是很远。
王嫣就读于一所普通的师范院校。临近毕业之时,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缺乏社会关系等原因,她最终决定来到茶山镇担任教师。毕竟,在这里能够获得一份有编制保障的工作,好歹也算是捧起了一只“铁饭碗”。
茶山镇上留守的居民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这里地形复杂,道路曲折蜿蜒且交通极为不便。年轻人们在家乡务农难以维持生计,于是纷纷外出谋生路。这些人中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只能在外从事体力劳动等艰苦职业,收入微薄。而那些家境稍好或者成绩优异的,则前往大城市闯荡,但他们通常也不愿回到这个封闭落后的小地方。
如果没有遭受过沉重的打击,恐怕她是不会选择来这么偏僻遥远的小镇任教吧!这里与她原本的生活相去甚远,但物质的匮乏相较于内心深处承受的煎熬而言简直不值一提。曾经她刻苦读书就是为了彻底摆脱自身成长的那块贫瘠之地。
置身于此,她才意识到眼前这块土地竟比故乡更为贫困。当初下定决心申请前来,她已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