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生因为高振东年轻,有人不服,挑衅权威,然后装笔打脸的故事。
这个年代的同志们,大多相对淳朴,对于命令,理解了,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当然也有不服气的情况,但是高振东这次没碰到。
原因倒是简单,京钢厂搞研究的好几个人,不久前还在三轧厂叫高振东“高老师”呢。
加上591、592、593转产过程中的技术转移,京钢厂是承担了其中一个钢种的生产的。他们的生产技术人员也没少请教高振东,甚至一般的问题,还够不着请教高振东的级别。
所以高振东一来,这边的同志非常欢迎,甚至京钢厂的一位副厂长专程接待,负责对接。
从级别上来说,可比高振东这个虚职的副科长高了不知道多少,京钢厂这個配合的诚意不可谓不足。
一边看,一边嘴里念叨:“高主任就是高主任,这想法,太周到了,武器稳定的各方各面都想到了。”
罗总笑着调侃他:“就一个目录,你能看出这么多?”
等到好不容易铣孔铣好了,开始搞挤压身管自紧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挤不动。
想到这里,他什么都顾不得了,赶紧和罗总关总道了别,跑去折腾炮去了。
——太硬了。
其实硬度提升也没有非常夸张,但是却超出了他现有加工设备的能力。
“偏理论?你能用得上?”
高兴的是高振东的快递他收到了,不论是通过罗总带回去的关于坦克武器稳定系统的目录,还是发运过去的新炮钢。
这是对高振东的重视,都是十七机部直属企业,知道高振东不是只有一把刷子,人家那是开刷子铺的,好多把刷子呢。
何总说完扬了扬手中这几页目录:“而高主任这个,可以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理论分析和设计,不用像现在这样,先凭空想个东西出来,然后再发现问题,再去改进。”
“粗钢就用不锈钢工艺,用5吨电炉炼,成份我刚才已经说了,我想在炼钢过程中,怎么控制好这些成份你们比我熟悉。”
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拿到的原始材料实在是过于详细了。